一、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中考热点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光学作了以下基本要求:内容标准部分有四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4)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活动建议部分有两条(1)阅读投影仪或照相机的说明书,通过说明书学习使用投影仪或照相机。(2)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
研究2005年各地中考光学题,都是以“课标”为依据,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光的颜色和色散(探究实验、红外线、紫外线)、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光的反射与折射(科学探究、作图、现象解释等)、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规律的应用)、望远镜与显微镜等内容上。其中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眼睛视力问题、光污染等是考试的热点问题。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光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大多源自教材和生活,很少单纯地考查记忆性的知识,而是把光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融入日常生活、社会生产、自然现象、环境保护、现代科技发展等情景中,从而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关心科技发展”等新课程理念。
二、典型例题精析
1.光的传播
例1 (2005 沈阳市)如图1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相关知识回顾:本题考查光的传播知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传至两种物质的分界面,又返回原物质中去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叫光的折射。
点拨:题目中a是直线传播,b是岸边物体射向水面的光,反射进入人眼形成的,是光的反射。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同学把看到水中的倒影和看到水中的游鱼混为一谈,认为是光的折射。他们这样理解:倒影在水中,人能看到它,是它的光从水中射向人眼所致,所以是折射。其实,倒影是虚像,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也就不会有光从水中射向人眼。这和水中的游鱼有光从水中射向人眼完全不同。c是钢笔上有光从玻璃砖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产生错位。d好象是光拐了弯,但不是折射。因为光不是进入,而是返回原物质中去了。
答案:c
友情提醒:题目取材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把光的三种传播方式的考查融于一题,有一定的综合性,2005中考这类题目相当多。
关于光的传播,还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光在一种物质中,若密度不均匀,也可发生折射。因大气层并不均匀,靠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密度较大,越往高空越稀薄,因此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弯折,像天上星星会眨眼;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都是由于空气密度在不断地变化,引起光的传播方向不断变化而造成的。隔着火焰看静止的物体,好象在跳动,也是空气密度不均匀引起的。光从一种物质垂直射入另一物质时,不发生折射。2005中考解释现象和作图等试题,均出现了这类内容。
2.反射与折射的规律
例2 (2005 河南省)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照射。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在图2中画出这束光线射到水面后的传播路径。
相关知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