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第24题命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4分)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修改为:—————————
本题的标准答案为: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⑤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如果答成“战事的成年累月,政局的动荡不安,经济的不断衰退,社会治安的每况愈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给3分。
分析: 很明显,本题的检测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定性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欣赏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要想做好这一试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按题意要求(字数不得增减),先把字数一样多的句子找出来放在一起:成年累月的战事,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 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第二步:按题意要求(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再把短语格式不协调不对称的句子重新调整局部语序:成年累月的战事,不断衰退的经济,动荡不安的政局,社会治安的每况愈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第三步:再按人们的阅读习惯(字数由少到多)和逻辑顺序(政治、经济、……环境),本题答案已可定型(见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下面的另一答案为什么扣一分呢?原因很明显:名词性短语作了修饰成分,而没有作中心词。这样,读起来就不太顺口、不够和谐,当然会丢分了。
在这三步中,前两步比较容易,第三步稍微难了点。因此,应重点考虑第三步。我们知道,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由近及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人们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主次轻重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等等。作答排列句序这样的试题,考生必须做到准确把握句与句在意义上的联系,根据这一联系来分析它们在结构上的关系,找到句子组合的“序”,然后才能确定它们在语段中各自的位置。
再如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6题( 3分):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分析:因⑥句的主语“江面上”与下文主语“江岸后面”在句式上协调一致,于是排除b、c两项。③④句主语谓语是相同的,只是要判定“在钱塘江边”作状语好,还是作补语好,③句在语感上强调了六和塔的位置,与⑥句的“江面上”和后面的“江面后面”有一气呵成的语势,于是选a.
很明显,该题的这种思路不但涉及到“句式的协调一致”,还涉及到逻辑思维中的空间顺序“由近及远”。
当然,解这类题有时还应统观全句,确定中心句,然后分析其它句子是以什么角度或方面来阐述或发挥中心句的,再按内在的逻辑联系加以梳理。还可以抓住一些代词、关联词和表总括性的词语,或找出起始句、结尾句等来帮助分析。例如:
调整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序,使文意连贯。
①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②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③黄金象征着财富,④人一切都可以没有,⑤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 ⑥唯独不能失去希望 .⑦但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分析:一段话往往有一个中心话题。在此,第一步:先找引出话题的开首句子,它往往是陈述一事、一物或一理的,故应选⑤,紧承此句的应为①,因为它回答的正是⑤中“希望”的特征。第二步:从关联词语上看④⑥应排在一起,属于转折关系;③和⑦也是转折关系。第三步:从语句的首尾衔接上看②应紧接在⑥后面,从而出现了⑤①④⑥②和③⑦这二组。第四步:综合起来考察,便发现⑤①与④⑥②两组话题中心集中、紧凑,应排在一起;而⑤①④⑥②又与③⑦呈现递进关系,故最后的排列顺序应为:③⑦⑤①④⑥②。
下面,再以上文举到的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6题为例,换成这种思路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