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电话诉压力 心理落差导致高考后遗症
【 发布作者 北京101家教网】
深夜,记者接到一个高考生的电话倾诉:高考失利与名校无缘,不敢面对所有关心他的人,巨大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不愿与外界交流。心理专家指出,这就是“高考后遗症”。随着高考录取工作渐进尾声,导致“高考后遗症”的几率也会越来越高。
考生致电寻求心理倾诉
7月28日午夜,一条手机短信让记者心头一惊:“你好,你是新闻工作者,一定采访过很多人吧,对人的心理也有些了解吧?请允许我向你倾诉。”
记者拨回电话,接受了对方的倾诉:“我家在驻马店农村,我曾经是家里所有人的希望,是班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压力颇大。高考落榜让我无缘进入好学校,但由于很多原因复读又不是我能承受的结局……现在我的情绪很差,想自闭。我知道我不该这样,可目前的僵局和等待怎么也使我平静不了。我感觉付出了太多,失去了太多,我已经很努力了,还是无所收获,现在连一个三本都是奢求。我几乎不敢面对那些关心我的人……”
“心理落差”导致高考后遗症
郑州仁和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欧阳说,这个学生的心态,是典型的“高考后遗症”表现之一。事实上,每年高考之后都会上演这样的高考情景剧。而随着高考录取工作渐进尾声,考生心理压力也会加大,导致“高考后遗症”的几率也就越来越高。欧阳告诉记者,一周前,项城一高一位高考落榜生还曾到中心咨询。这位学生本来基础不错,但今年高考却只考了470多分。他是农村的孩子,为了供他上学,父亲、姐姐常年在外打工。他因此非常痛恨自己,痛苦时甚至自己抽自己耳光。
欧阳认为,很多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高考后遗症”,主要是因为高考承载了考生和家长太多的期待和梦想,从而导致考生的压力太大。这种压力来自于父母、老师,也来自于社会。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人才的“高消费”,如果不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意味着毕业之后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还有,青春期的孩子,很在乎自己的面子和尊严。同学们都考上了大学,而自己却没有考上,也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我不行”的想法,感到自卑,有的甚至会放纵自己或自暴自弃。
引导孩子结伴出游、参加体力劳动
欧阳说,对于高考失利,承受巨大压力的孩子,及时和正确的疏导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父母需要调整心态,不要拿高考出色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对比;二是父母和老师要引导孩子转变观念,高考失利之后,还有很多成才的道路可以选择,比如,上职业学校选一门实用技术,因为现在国内高级技术人才很缺,工作好找,待遇也很高。也可以选择复读,吸取经验教训,来年再拼一次等;其次,帮助孩子转移高考失利后不良情绪。可让孩子和同龄人结伴出去旅游,或者进行运动量比较大的体育运动,甚至是参加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