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什么时间执行?
答:2001年6月
2、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教育观念滞后,德育缺乏实效性,部分课程内容陈旧,学科体系相对封闭,教学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课程评价只重视学业成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
3、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
答:概括地说,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4、这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倡导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5、课程结构调整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确保均衡性。
6、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科学、社会、艺术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7、新课程的选择性体现在那里?
答: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8、这次课程改革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念?
答:学生观: 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第一,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第二,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发展观:强调各科的课程标准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规定应该达到的目标。
知识观: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观: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
9、新课程体系中现行的分科课程有什么变化?
本次课程改革在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前提下,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对分科课程本身进行了改革,使分科课程得以改善。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据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
第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内容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各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努力面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总之,新分科课程内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从而与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统分科课程有显著区别。
10、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
《纲要》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做出了如下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自主性: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11.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性学习;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信息技术教育。以上四个方面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四大指定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
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12、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哪些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下列原则。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13、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我们过去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这是因为:
第一,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往往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狭隘视野。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属于经验课程的范畴,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面向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强调操作与体验,强调综合运用学生的所有知识。
第二,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手段的、辅助的性质,往往服从于学生掌握系统学科知识的需要;而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把研究性学习本身视为直接的目的,它强调学生需要的优先性,强调对学生独特经验的尊重,强调学生从自己的立场与世界交互作用出发,建构自己的意义。
当然,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也有内在联系:二者都强调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二者的终极目的都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尽管直接目的有别。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归纳、整合、开拓、提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则可从学科领域细化、深化生活中的主题。
14、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无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然而,它的成熟与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还提出了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科技类活动课程吗?
研究性学习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不仅包括科学,还包括艺术与道德;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还包括社会与自我,自然、社会、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三个向度应当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达到均衡与整合。其次,这种倾向还会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局限于只注重沿袭获得科学结论需要遵循的程序和方法。从而封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探究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优等生的专利吗?
研究性学习课程植根于儿童的本性,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与具体性,因此,它必然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学生的;它必然秉持多元价值标准,而不是划一标准。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点、每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一定要体现学生所在地域的特殊性,而不是机械模仿别人的模式。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它尊重每个学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只有带着平常心走向大众化的时候,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有效推广,发挥应有的价值。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课堂里进行吗?
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信奉的基本理念。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含了一种校外课程的理念。因此,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在要求。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固定课时中进行吗?
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那种每周某几天安排固定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了,最适应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的课时安排,应该是弹性课时制。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有专人来教吗?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指导内容而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儿童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儿童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儿童共同展开探究过程。从指导方式而言,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协同指导。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整体性的内在要求。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研究性学习课程,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六、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用考试来评价吗
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它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15、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各地可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为了方便教师操作,一般来讲,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组织课程内容。
一、服务社区,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观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三、珍惜环境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四、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五、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16、如何理解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的名称与以前的“劳动技术”名称相比中间加了一个“与”字,这一方面表明了“劳动”与“技术”二者的联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劳动”与“技术”二者的区别,同时,“劳动与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又体现了综合的特征,是一种课程内部的“小综合”。这种区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有效实施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优秀传统的劳动教育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青睐的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国家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下简称《指南》)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与多学科渗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所内含的技术教育,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和迅猛。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它是区别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教育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支柱。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看到,技术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置。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具有内在的综合特征。它综合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教育视野。(二)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指南》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结构上确立了劳动、家政、技术、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一定独立性又有一定渗透性的内容结构。同时,根据初中和小学的性质、特点,进行了课程内容的学段定位,如在技术方面,小学确立为“技术初步”,初中确立为“技术基础”;在职业准备方面,小学确定为“职业了解”,初中设计为“职业引导”。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现代性和开放性。(三)建构了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指南》提出了目标与内容分成基础性和拓展性两部分。(四)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指南》首次将简易的技术设计、技术产品说明书的阅读、简单的技术作品评价,正式引入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内容,农业技术的学习内容也从传统的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向品种改良、技术试验、产品贮存与加工、市场调研与营销等方面扩展。(五)确立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指南》指出,在初中实行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合格证书”制度(在农村初中,应与“绿色证书”结合起来)。(六)注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区分。
17、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当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第三,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18、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精神,做到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巩固率和毕业率;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把农业技术、经营和管理等内容纳入教育内容,形成农村基础教育新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①应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坚持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②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通用技能、职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避免过早职业化。③要依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以及农业经济、科技、主导产业等情况,并考虑当地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色证书”教育的具体内容。④严禁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19、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答:《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20、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纲要》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究竟如何?
(一)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二)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也就是说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一个基本性的要求,这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四)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21、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以下弊端: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本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理解和考虑。
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我国现行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导致大多数学生负担过重,学生辍学率增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绝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儿童,着眼于全体儿童的发展。
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本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加强课程的目标意识,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教学是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但是“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没有给教材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不利于教材多样化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与之相比,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但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同时,本次课程改革把实施三级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目标,给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22、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首次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尽管各有特色,但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着显著的区别。
(一)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
(二)课程标准中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
(三)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
(四)课程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教师、教材编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减少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五)课程标准的附录部分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便于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这种课程标准框架,是经过学习和借鉴各国的课程标准,并结合我国的教育传统及教师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反复研究所形成的,将课程目标、内容及要求、课程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23、各课程标准是如何描述课程目标的?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课程目标是最核心的部分。课程目标的描述应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下面我们通过列举目标描述的行为动词来看一下课程标准在目标描述时的变化。
从以上行为动词的使用可以形象、具体地反映出课程理念的变化。了解和研究目标描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程改革的本质和各课程标准,并可作为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衡量学生学习水平时参考的依据。
24、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二、突破学科中心。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三、改善学习方式。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各学科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
25、这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首先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26、为什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现实背景看,目前教育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据调查,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做、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理论上看,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有决定性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中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深层次、浅层次等),学习效果是不同的。在一些学生中间,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盛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并未涉及素质教育的深层目标。
27、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新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种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说,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多类型的开放系统。
1.主动性。主动性相对于被动性而言,两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兴趣。二是学习责任。学生自己意识到学习的责任,把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生命、生长有机地联系起来,这种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习新理念:要把学习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责任。
2.独立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都有显在的和潜在的学习能力,而且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要求。
3.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因而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现代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并把它视为急待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独特感受。
4.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涉及更为宽泛的视野,甚至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整个精神发展的过程。
5.问题性。产生学习意识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的学习必然是表层的和形式的。
现代学习方式特别重视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其基本的思路是:一是通过问题引导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主线;二是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28、什么是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基本精神:(1)学生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2.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1)能动性。能动性有两种表现形式:自律(自觉)与主动(积极)。所以,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2)独立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独立性的基础上,它要求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自主的开展学习活动。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为了独立“生长”自己的知识。(3)异步性。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了解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体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自主学习的异步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差异发展。
3.自主学习的建议:(1)九个“尽可能”: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问题尽可能让学生先提;得失尽可能让学生评价;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检查尽可能让学生自查。(2)四“不”:学生能叙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暗示。四个“不等于”:放手不等于甩手;自主不等于自流;群言堂不等于乱言堂;因势利导不等于千依百顺。
29、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小组或班级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和多边的互动活动,既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能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1.合作学习的认识
(1)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目标。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或手段。作为一种教学目标,合作学习关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质。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2)合作学习既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也是课程实施的新资源。
合作学习通过互动性的学习,有利于对知识的重组,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加速实现课程目标。而且,课堂教学中的合作,除了教材的知识、教师的个人知识、学生的个人知识外,还增加了师生、生生合作互动产生的多种信息。这些信息也是课程的重要资源。
(3)合作学习既需要合作的物理环境,也需要合作的心理环境。合作学习的物理环境:小班化教学、小组的划分、座位编排、活动形式、学习媒体等等。这种合作更多的是平移式信息交流,缺乏意义建构和提升。在此基础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心理环境,例如,学习气氛、合作动机、个人责任、集体荣誉感等等,则更有助于合作学习效率的提高。
(4)合作学习既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个人活动能更好地感知、理解学习内容,为合作学习提供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的合作学习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小组活动能加强学生之间有效的合作和沟通,达成对知识的新体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既取决于个人学习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小组活动中社交活动的有效性。
(5)合作学习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可以选用,也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情境。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不可能是万能的。对于某些思维要求高的学习任务,个体学习、竞争性学习更为有效。
(6)合作学习不仅主张合作,而且也不排斥竞争。
合作和竞争都是群体整合的重要手段,竞争是为了提高效率,更好的合作。
2.合作学习的要素
合作意愿。创设有利于合作的学习氛围,如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合作的良好愿望。
相互依存。小组成员之间是一种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只有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才有助于激发小组成员对所在小组的归属感,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是:任务分割,结果整合。
相互依存关系的主要表现是:角色相互依存、资源相互依存、目标相互依存、奖励相互依存。
个人责任。社会心理学认为,在缺乏明确的个人责任时,小组就会变成学生逃避责任的“避风港”,造成“责任扩散”现象。在合作学习的小组中每一个成员必须承担明确的任务。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分别指定记录员、报告员、协调员。又如,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角色轮流互换。对合作学习的结果,采取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的记分方法。
(4)合作技能。
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合作技能。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某些合作学习环节缺少实效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组成小组的技能、小组活动的技能、交流信息的技能、有效解决冲突的技能、小组活动自评的技能等。
混合编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合作奠定了基础,组间同异为全班各个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混合编组要考虑的4个因素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能力水平、学生的性别、学生的家庭背景等。
3.合作学习的模式
从课堂教学设计看,合作学习是与班级教学、个别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设计的,一般不单独使用。其操作模式主要有:(1)“由上至下”模式。这种模式的思路是先班级教学后个别学习、先教师后学生,主要适合于难度较大的理论性内容。其基本程序是:教师面向班级精讲--小组合作学习--个人独立操作--组内、组间互评--教师总结。(2)“由下至上”模式。这种模式的思路是先个别学习后班级教学、先学生后教师,主要适用于具体操作的内容。其基本程序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总结—学生独立作业—组内、组间互评。(3)“横向”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利用原有知识进行操作化活动。
30、什么是探究学习?
目前一般认为,探究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1.探究学习的界说
探究学习以问题为载体。学生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科领域的,也可以是现实社会中的,还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由此确定探究主题。
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始终围绕问题进行观察、思考、操作、调查、实验、信息处理、交流表达等探究活动,为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信息能力、评价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创造了条件。
探究学习模拟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从本质上说,探究也是一种研究。当然,探究学习不完全等同于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上位概念,研究性学习一定是探究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探究学习都要经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一般为长周期的作业。
探究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的过程意识。探究学习改变了单向的师“授”生“受”的教学方式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自主地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目的。探究学习既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究意识,掌握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坚持真理、敢于怀疑等科学素养。
2.探究学习的步骤
形成问题意识。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问题就是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释的现象。
形成假说。假说是行动的先导,在明确问题并开始行动之前,必须形成解决问题的假说。
引导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并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暂不作评价,以保证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收集和处理资料。假说需要有证据支持和论证,必须收集资料并进行处理。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例如,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实践操作、网络查询等等。
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获得结论并验证。学生可以通过逻辑分析、实验、实践等途径获得解决问题的结论。引导学生以客观的、科学的态度去检验结论,防止“先入为主”、“暗示效应”、“从众心理”等的影响。在可能的条件下,将结论用于实践,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
31、面对性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何重建?
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属管理;第二,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第三,以“权”为本,权利至上。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精神的管理制度,要致力于:(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2)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3)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32、在新课程观念下,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一个好的课堂?
首先是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丰富的智力生活的背景,就是创造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自由表现的学习情境,一个相互支持、互相欣赏、彼此接纳的和谐氛围,学生可以率真地袒露自己的心扉,表现出最本真的一面。这样的氛围当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是学生实质性的参与了教学过程,包括:⑴师生之间要为实现教学的目标去充分的沟通、交流和商讨以达成 一个共识,即我们为什么学这个内容,学习这个内容对学生本身成长有哪些意义。⑵学生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在教师指导下的推演,而是学生在不断的质疑、不断的修正、多元化的理解下共同探究一个公式或是一个原理的由来。⑶最后反思总结学习后还有什么困惑和问题需要进上步的探索。
另外,学生是否有在课堂上有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只有展示才有发现,只有发现才有发展,潜能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突现并丰富和发展出来的。
33、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4、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答:(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取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笔试作为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它方法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
35、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答:(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既看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看教师的专业成长。(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36、考试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答:(1)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方法。(3)在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要作出具体分析指导,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7、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学科学习目标;一般型发展目标(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