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是一种无形的、深沉的、巨大的力量,必然战胜刚强,老子坚信这一点。“强”有两种涵义:“弱之胜强”的“强”为一般义;“守柔曰强”的“强”为老子的独创义,意指柔弱中含有强力,看起来柔弱不堪,其实无比强大。所以老子欣赏的柔弱并非绝对的柔弱,而是貌似柔弱的强大力量。
一、以柔克刚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老子特别强调柔弱的价值和力量,这既反映了老子认识事物的特殊视角,也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智慧。
老子告诉我们说,柔软是真正的强大,而坚强不过是死亡的象征。老子善于“借物以喻道,举事以喻理”,他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每个人在活着的时候,身骨是柔软的,但却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可人越老,骨头就越脆,容易折断。小孩子摔断跌倒没事,老人一跌倒就很危险。人一死,身体僵硬,人的生命力就消失殆尽。又比如草是何等的柔软,但疾风骤雨摧不垮它,第二年春天,他们又发芽生长出来。
所以老子认为,表面坚强的东西,都是通向死亡的途径;而所有柔弱的东西,都能获得生存的道路。从坚强与柔弱上可看到兴与亡的迹象。坚强与死同类,柔弱与生共舞。由此老子还断定,军队过分强盛就必然会毁灭。
要保持住刚强,不是立足于正面,而是立足于反面;不是运用刚强,而是保持阴、柔、弱、雌、厚。老子贵柔弱,但目的是为了生存,为了胜利。所以他是主张用柔来守住心中的刚,以柔弱保住自己的强胜的地位。谁笑到最后,谁就是胜者。
实际上胜者,或者成功者,都是“刚柔并进”。如现代企业提倡人性化管理,这种管理是企业文化柔性部分,它强调“社会人”,倡导用“柔性”手段管理企业,重视提高人的主动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使企业文化更符合制度文化发展的结果:制度文化带来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员工更高层次的需要,他们渴望找回被各种规章条例束缚的人性,他们需要自我价值的肯定,需要把制度文化“人化”。
老子其实并不真正反对坚强,他只是强调强者要以柔弱的状态出现,也就是把自己放在下面的位置,要处事谦下,不张扬,像水一样流向大海,大海辽阔无边,具有包容一切的气度。如果一个强者,以为自己有功夫,便声言打遍天下,生命是很危险的,因为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强中自有强中手,即使没有谁能够超过他,但好汉难敌三手。即以三国人物来说,吕布本领高强,可他却中了美人计和连环计,死于他人之手;刘备以开始力量弱小,不仅与曹操无法相比,就是比起袁绍、刘表等人,也处于劣势,但刘备就是从弱小起步,慢慢壮大起来,最终天下三分有其一。
万物都含有相反相成的两种倾向,但这两种倾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个规律其实是从前一个规律中派生出来的,老子说的是对立统一规律。可有的事物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柔弱是一种无形的、深沉的、巨大的力量,必然战胜刚强,老子坚信这一点。“强”有两种涵义:“弱之胜强”的“强”为一般义;“守柔曰强”的“强”为老子的独创义,意指柔弱中含有强力,看起来柔弱不堪,其实无比强大。所以老子欣赏的柔弱并非绝对的柔弱,而是貌似柔弱的强大力量。
在当代社会,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做大做强”成为许多人挂在嘴边的口号,成为许多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从老子的思想中我们获得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不管我们现在是强大还是弱小,都应该保持一种谦下的态度,在竞争上不能与人拼得过火,应该建立一个柔性的经营体系,一个赢的市场规则,以变制变,以快制快,力争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浪潮中稳步发展,成就辉煌。
二、水,以柔克刚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功坚者又莫胜于水。看似其柔无比的水为什么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因为水能摧毁坚固强大的物体,以柔克刚!
水以柔克刚,能滴水穿石;水以柔克刚,能劈山凿河 就凭以柔克刚这一点,水做出了许多令我们惊叹的事情。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人利用以柔克刚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诸葛亮在《师范》中说到:“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强。”著名的大军师诸葛亮都那么说,可以说以柔克刚已是兵家之法,高级的战术啊!诸葛亮靡下的关云长,水淹七军,就是利用了水以柔克刚的优点。此外著名的赤壁之战,以少胜多,以“柔火”克“强军”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不是强大就是无敌,有时候懂得利用“以柔克刚”的人才是胜利者。
关于以柔克刚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太阳和风聚在一起想比试谁的力量大。后来他们找到一位老农,就打赌谁能让老农的衣服脱下来就证明谁的力量大。于是风使尽全身的力气,吹呀,吹呀,想把老农的衣服吹下来,但是老农却把衣服裹得紧紧的。见到这样的情况,风只好灰溜溜地下台了。轮到太阳上阵时,他用自己温暖的光照射着老农,老农觉得热便很快脱下了自己的衣服。这个故事也证明了以柔克刚的重要意义。
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为什么不尝试着用以柔克刚的方法呢?下岗的工人,通过自身努力来另谋生计,而不要以非法暴力手段报复上级;老板拖欠工资了,工人们首先不要想到以非法暴力手段来取回自己应得的工资,而应通过向有关部门反映,合法取回自己应得的工资方为一条妙计。
以柔克刚,可以解决看似困难无比的事情。明末官臣洪成畴,开始时有文天祥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志气,不肯降清,但是最后却拜倒在孝庄的石榴裙下,归顺清了。古龙大师也在他的名作《流星蝴蝶剑》中说过:“聪明的女人都知道对付男人有种最好的战略,那就是让男人觉得她软弱。”并不是说洪成畴的意志一点都不坚定,而是以柔克刚的方法太厉害了;并不是女人天生软弱,而是她们知道对付男人的方法----以柔克刚。
这个以柔克刚引申到好多地方,都有其无比重要的作用。我们这里又有了一个克服困难的方法---以柔克刚,我们就如潺潺的流水,可以滴水穿石,劈山凿河。
三、以柔克刚
《明史》记载,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提督江彬随行护驾。江彬素有谋反之心,他率领的将士,都是西北地区的壮汉,身材魁伟,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兵部尚书乔宇看出他图谋不轨,从江南挑选了一百多个矮小精悍的武林高手随行。
乔宇和江彬相约,让这批江南拳师与西北籍壮汉比武。江彬从京都南下,原本骄横跋扈,不可一世。但因手下与江南拳师较量,屡战屡败,气焰顿时消减,样子十分沮丧,蓄谋篡位的企图也打了折扣。乔宇所用的是“以柔克刚”的策略。
在企业管理中,这一招也是非常有用的。人的性格千奇百怪,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而你的团队里恰好就有一些不好管理的人,软硬不吃,你该怎么办呢?其实,以柔克刚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任何人的不合作态度都是有原因的,或者是因为待遇太低,或者不公平,或者是工作量的分配不匀,或者是在对员工的各项政策上有所误解,而这些都是与你这个作决策的管理者有关。也许你不是决策者,而只是个执行者,那你又应该怎么面对下属的这种不满情绪呢?也许有的人会说,不听指挥的我就辞掉他!这真的是最好的办法吗?
要知道一个企业解聘一个员工很容易,如果不是太差的企业招进一个员工也不难,可是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员工就真的非常难,如果因为这样的原因失去了一些好的员工,对企业就是相当大的损失,而且会直接影响整个集体的战斗力。
这时候就需要领导发挥以柔克刚的本领了,首先承认错误在自己,让他的气有地方撒,然后再施以缓兵之计,调查清楚事情的原委,再有的放矢,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