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阶段,多数考生会处于多种情绪交织的状态。一方面,学生会比较期待,有积极正面的情绪,会激动、兴奋、跃跃欲试等;另一方面,考生又容易被紧张、担心、害怕等情绪所压制,患得患失。比如,一些学生会产生后悔的情绪,认为自己当初应该更努力一些,这样的话,现在自己准备得会更充分。在这个阶段,焦虑、担心等情绪的存在,都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状态,几乎每个人都有。适度的焦虑等情绪,也能有效调动内在的能量和力量,产生积极的效果。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倒U型”规律曲线,描述的是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关系,焦虑程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有效地发挥,只有处于适中的焦虑状态,才能使绩效最大化。面对担心、焦虑等情绪,有效的做法是,将焦虑度调整到中等的可控范围。现在,考生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方面是情绪上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心态上的调整。
在情绪调整上,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出现什么类型的情绪,要学会接纳。要允许焦虑等情绪的存在,不做消极暗示,不因此慌张,不刻意赶它走。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调适自己的情绪,比如,进行适度的锻炼、聆听放松的音乐等。
考生还要进行心态上的调整。一部分考生,尤其是重点中学的考生,容易产生不如他人的心态,认为其他同学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就能复习得很好,自己还有很多缺失,影响自我认识和评价。考生要做当下该做的事情,不过度自我批评、自我否定,接纳自己不足的一面,要有“我尽最大努力,这就够了!”的平和心态。唯此,才能将精力集中在课程上。作为老师、家长,不必小心翼翼,过分关注,这样反而会给考生形成心理压力,学会倾听、理解,给孩子多打气,这才是考生最需要的。家长、老师要多陪伴、多倾听、多鼓励,给孩子情感上的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无论考试结果如何,家长、老师在情感上,都会无条件地支持、关爱他们。
weixin:15201870368
老师和家长除了给予考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还要调整好对孩子的期待,特别是家长,不要让孩子“背负”老师家长的期望和压力进考场。无论是参加高考这件事情上,还是今后做事的人生智慧,“尽力就没有遗憾,过程比结果重要”,这些理念一定要传递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