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心理学专家施催眠术 少年脱瘾网络游戏
【 发布作者 北京家教】
他想让沉迷网吧的少年回到正常生活,用的是他创造的“独门招术”:“得觉”催眠法。
他叫格桑泽仁,高级心理医生,四川大学唯一应用心理学副教授。现在,格桑已为六、七十名患者治愈了心理疾病,而且,他成功地利用催眠法治疗了三名沉迷网吧的少年和大学生。
“我将‘闭关’20天,联合10多位专家,在今年寒假为六七十名甚至更多的网络少年同时进行催眠治疗。如果成功,这将是世界上第一次……”格桑说。
催眠治愈“流口水”
“治疗心理疾病的想法,源自一次留给我印象很深的催眠治疗。”身为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特聘教师、四川大学应用心理与健康教育研究所临床心理研究室主任,格桑第一次接触心理学是在13年前。此后的4年,对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的格桑开始涉足催眠。之后,他吸纳了民间游戏、语言中隐含的催眠技巧,融合形成自己独创的“得觉”催眠法。
“一个姑娘家,你一提问她就流口水,这对她的以后将会有多么大的影响?!”患者当时的情况令格桑感慨。1998年底,格桑无意中发现一个李姓女学生,每次回答提问都深深地埋着头,手里还紧攥着一块手巾。不仅如此,他发现李和同学们几乎没有交往。“但是,她的学习成绩特别好,在班上数一数二,我很想帮助她。”凭着职业敏感,格桑意识到,直接帮助她可能会给她带来问题,于是,格桑想了个办法 “刺激”她。
“肝脏的下界是什么?”在课堂上,格桑向李同学“提问”。
“李的回答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个常识。紧接着我对她进行了语言误导:‘在下界几公分处?’”
“75公分。”李说。
“看鞋里有什么?”
“鞋里是鞋垫。”
“她当时太紧张了,回答的鞋垫虽然也得到同学的认同,可我却反问她,‘75公分不是装到鞋里了么?’结果课堂上一阵大笑。”
不出格桑所料,之后不久,李就想找他谈话,以便澄清课堂上的疑问。她出现在他面前。
经过聊天,格桑“打探”出在10年前,李在回答小朋友的提问时,经不起小朋友手中话梅的诱惑,结果在回答时留下病根,口水一流10年。“当李回忆起了这个细节后,第一次催眠就终止了,因为她当时浑身发汗、有些发抖。”用催眠治疗不间断的流口水,格桑是有把握的,“因为这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
六次催眠加上三次心理治疗后,“她的心理疾病完全消除,再不流口水了。”格桑愉快地说,“现在她在美国一家公司发展得很好,我们还保持着联系。”
初次尝试就获得成功,从此,六、七十名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成了格桑的病人,治愈的结果是,不仅解除了对方的病痛,格桑的“心”也因此更高了。
萌生催眠“网络儿”
“媒体报道少年沉迷网吧的事已经不是偶然现象。我看过有关统计,目前世界上有3亿这样的未成年人。”说到“网络少年”,格桑带着一些忧虑。
去年12月,他接手了第一个患者:朋友介绍的方方。父母离异后,方方迷恋上电脑游戏,“两、三年的时间里,他和所有迷上游戏的孩子一样,只要到网吧就不回来,上不上学已经无所谓。”经过治疗,“不久方方复学了,”格桑说,“不过现在他还是上网,但拿出的却是设计作品,而非打游戏的成就感。”催眠治疗后不久,方方经考试顺利升入高中。方方说,这全归功于格桑叔叔的“神功”。
格桑说,其实网络世界非常精彩,但不能沉迷于游戏,“像图片设计、平面设计还有装修设计等等,都有很大的学习和游乐空间。”
格桑解读“得觉法”
“‘得觉催眠法’集纳的催眠真言有80多种,使用的有49种。说实话,在一般情况下,我用21种已经足够了。”格桑说,传统催眠是通过暗示并根据特殊的催眠环境来完成的,被催眠者感觉好像已进入睡眠状态。其实这是感知范围在缩小。这时,被催眠者只对催眠师的暗示语言感兴趣,意识感知性是比较低的。
“如果内心深处对催眠师的暗示语言不感兴趣,是无法完成催眠的。”格桑说,被催眠后,人的注意范畴变窄,比如睁眼和闭眼都不一样,只会对催眠师的语言引起注意,“唯命是从”。
“想飘就能够飘起来,想听到父母的声音就会听到———被催眠后,人会出现幻觉,这是潜意识跳入了意识层。”格桑说,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潜意识就会活跃起来,产生积极因素,可以改变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人们的行为都是和潜意识紧密关联的。比如疾病,还有网络成瘾、不良嗜好,通过催眠可以改善,甚至彻底改变。”
格桑说,在公共场所甚至在电话中,他都可以催眠,这些不同于传统催眠。“独创的‘真言’加上身体部位按摩,我点击、拍打,或用手或用头,并且对每个人采用的方法都不一样,传统催眠是不接触对方的。”格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