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7年高考脚步的渐行渐远,各界对2007年高考的注意力也不再那么集中。反而,对于暑假过后将要升入高三的“准高考”生们来说,这场高考的余威仍在———借鉴学长们的经验,在开始阶段就避开高考误区对这群未来的“准高考生”们来说,有着不同一般的现实意义。
最近,泉州市区部分参加2007年高考阅卷工作的高三一线老师,在总结自己科目阅卷经验时提醒新一届高三生:
语文
注意审题完整回答
点评人: 罗浩,泉州七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郑毅雄,泉州七中语文教师
语文阅读部分最普遍存在的一个失分点就是考生审题非常不认真,题目明明给了方向了,但考生却不能按方向答题。如名著中有道题:“流浪汉为什么攻打圣母院?结局如何?”问了两个大点,但很多考生不是没写为什么就是没答到结局。
另一个失分重点就是考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或者是回答只停留在表面。比如上面提到的“流浪汉为什么攻打圣母院?结局如何?”考生回答结局时应包括流浪汉伤亡惨重与主人公被抓并被判死刑,但很多同学只写其中一个。
另外,不少考生回答问题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应有的升华。比如邯郸学步,很多同学只从邯郸学别人走路,结果最后连自己怎么走路都忘了去理解,但实际上可以从批判一些人没有主见等角度来进行提升。
作文选材应新颖个性
作文方面,比较普遍出现的情况是考生引用的材料不够新颖。像今年的作文题《季节》,不少考生都引用了“感动中国10大人物”作为材料,讲谁是夏天、谁是秋天、谁是冬天……而从阅卷实际来看,引用这则材料的往往分数不高,一是所有同学用同一材料缺乏个性,会引发阅卷老师的视觉疲劳;二是材料虽然不至于离题,但显得比较牵强,没有与季节的特征联系起来。建议未来高三考生们在准备作文素材时可以灵活些,多积累一些素材特别是文化类素材。
考生在作文方面得分较低的其他通病还包括对主题的理解、审题不够准确,立意不够大气,写作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等。有的考生从时间变化来写季节,所写主题围绕着“变”———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结果与季节一点关系都没有。像这样一开始通过季节引入,到后面都没紧扣主题的作文,改卷老师肯定不会打高分。还有的学生大写特写“季节我太喜欢你了,季节给人力量、勇气”等,行文空洞无物,除了每一段都有“季节”二字,内容上则毫无关联。建议下一届的高三考生最好能往六方面着手:审题要准确、主题要鲜明、脉络要清晰、结构要分明、构思要巧妙、文字要漂亮,同时尽量避免上面说到的低分通病。
数学
运算出错白忙乎
点评人: 纪建灵,泉州七中高三年段段长、数学教师
虽然今年高考考生反映数学比去年难,但只要基础扎实,考生还是能考出高分的,至少接近120分不会太难,毕竟试卷中80%是基础题和中等题。在改卷过程中,发现基础扎实的考生,即使遇到做不出来的题目也能够有适当的处理,多少能拿下一定的分数———一道12分的考题,拿个八九分到十分,还是可以的。
但不少考生,题目明明会做,却无法融会贯通,解答时出现概念性错误,就算做出来的答案是对的,但扣分也会从严。
还有的考生平时不注意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在试卷上表现出明明解题思路、方法都对,但在中间运算时出错了,这一错下面就没分了。改卷老师不会因为你的解题思路、方法对了就直接给你一半分数,如果你计算出错给出的第一步结论不对,下面的步骤就不会给分,除非下面的步骤与这个结论无关。类似这种情况而丢分的<